深入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8年)解讀

2025年10月13日 08:10????信息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深入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8年)》解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工程院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深入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更好理解和落實《實施方案》,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服務型制造是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對增強制造業價值創造能力、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服務型制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發展服務型制造”。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

2016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相關部門先后印發實施《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指南》《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服務型制造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賦能作用逐漸顯現。但還存在關鍵技術供給能力薄弱、標準體系尚不健全、典型模式分行業分領域應用不平衡、統計監測難度較大等問題。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是什么?確立了怎樣的發展目標?

《實施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引領,堅持應用牽引、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強化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增強生產性服務業支撐能力,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夯實發展底座,優化產業生態,打造服務型制造升級版,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塑造制造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實施方案》提出發展目標:到2028年,服務型制造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完成20項標準制定,打造50個領軍品牌,建設100個創新發展高地,服務型制造典型模式廣泛普及、新模式不斷涌現,產業生態持續優化,重點領域生產性服務業保持快速發展,制造與服務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融合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有力促進制造業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新空間、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服務型制造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三、《實施方案》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實施方案》提出7項主要任務和3項專項行動。

7項主要任務分別是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模式創新,發布服務型制造關鍵共性技術清單,推動共性技術攻關,加快典型模式升級,探索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培育壯大重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科技服務業、工業設計、軟件和信息服務、生產性金融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節能環保服務、質量技術和質量管理服務等;分類推進服務型制造模式推廣應用,分行業分領域推進服務型制造典型模式廣泛普及,及時總結提煉推廣服務型制造新模式,促進服務要素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融入制造業,促進產業提質增效;推進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建設統一融合、先進適用、覆蓋全面、協調配套的標準體系;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積極培育龍頭企業、領軍品牌、轉型方案提供商,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格局;打造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高地,鼓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產業集群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先行先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夯實服務型制造發展底座,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礎設施,提升工業數據要素供給,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服務型制造融合創新,提升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3項專項行動分別是開展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動,推動建設共享制造平臺、共享工廠,開放檢驗檢測資源共享;開展服務型制造企業品牌提升行動,培育打造服務型制造龍頭企業和領軍品牌,加強品牌評價和宣傳推廣;開展融合應用場景創新示范行動,打造面向生產需求、消費需求,以及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融合應用場景,加強應用推廣。

四、如何實施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動?

實施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動,一是建設共享制造平臺,匯聚資源、增強服務功能、提升智能化水平,實現“平臺接單、按工序分解、多工廠協同”。二是建設共享工廠,面向園區、集群等共性制造需求,集中配置通用性強、購置成本高的生產設備,滿足設計研發、加工制造、檢驗檢測等共性需求。三是開放檢驗檢測資源共享,鼓勵有條件的制造企業參與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檢驗檢測能力。

五、如何開展服務型制造品牌提升行動?

為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擬通過開展服務型制造品牌提升行動,培育壯大一批服務型制造龍頭企業和領軍品牌,在各行業各領域中更好地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營造服務型制造發展的良好氛圍。重點面向制造業企業、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和區域,打造服務型制造品牌。一是支持引導制造企業創新產品和服務形態,提高全生命周期品牌管理運作水平,塑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服務型制造品牌形象,到2028年培育打造100家服務型制造龍頭企業和50個領軍品牌。二是探索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品牌體系建設。三是支持地方立足資源優勢、產業特色,打造服務型制造區域品牌。四是加強品牌評價和宣傳推廣。

六、如何開展融合應用場景創新示范行動?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通過開展服務型制造融合應用場景創新示范行動,推動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全面落地,形成更多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一是鼓勵打造面向生產需求的融合應用場景,重點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各環節,創新工業服務應用場景。二是鼓勵打造面向消費需求的融合應用場景,重點圍繞衣、食、住、行、健康、文化等方面,打造生活服務應用場景。三是鼓勵打造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融合應用場景,引導政產學研各方通過豐富活動推介形式,加強融合應用場景供給,促進場景供需雙方對接合作。四是建立新模式新場景推廣平臺,發布典型應用場景,加強應用推廣。

七、如何打造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高地?

為更好聚焦特色優勢產業,發揮自主創新優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服務型制造發展新舉措,擬打造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高地,以省級及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為載體,在政策協同、創新應用、主體培育、數智技術攻關、健全生態等方面先行先試,分行業分領域推進服務型制造推廣應用,探索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八、如何加強服務型制造關鍵共性技術攻關?

在新一輪數字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驅動下,服務型制造呈現快速發展勢頭,但仍存在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薄弱等問題,亟需從以下三方面加強服務型制造關鍵共性技術攻關。一是鼓勵加強服務型制造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編制發布服務型制造關鍵共性技術清單。二是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推動融合需求感知、集成研發設計、協同交付部署、智能運營監測管理等共性技術攻關,加強與面向生產制造過程的工業智能技術攻關聯動。三是面向重點場景、重點模式,推動攻關成果轉化應用和迭代升級。

九、如何推進服務型制造模式推廣應用?

為推動服務型制造典型模式深入發展,加強模式創新,將持續分類推進服務型制造典型模式推廣應用。一方面,及時總結提煉服務型制造新模式,鼓勵各行業領域分類推進服務型制造典型模式普及應用,促進服務要素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融入制造業,充分發揮服務對制造的賦能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共享制造、個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供應鏈管理、遠程運維、產品服務集成等典型模式升級,探索模型驅動研發等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互為支撐、相互促進。

十、如何培育壯大重點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為服務型制造提供技術研發、設計、信息、金融等多方面的支持,要加大政策支持,優化產業發展生態,積極發展科技服務業、工業設計、軟件和信息服務、生產性金融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物流服務、咨詢服務、售后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重點生產性服務業,為企業技術創新、生產經營、品牌打造等提供專業化服務。

十一、《實施方案》落地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為保障《實施方案》落地實施,提出四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健全完善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體制機制,提升行業治理水平。二是完善公共服務。深入開展服務型制造萬里行等活動,強化區域協同、產學研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專業服務體系,鼓勵開展成熟度評估。三是壯大人才隊伍。依托各類平臺載體,加強服務型制造復合型創新人才培育。四是推進國際合作。深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搭建多層次服務型制造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推動產業合作取得實效。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白浆,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国产又粗又猛又爽的网站,国产精品黄黄久久久免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香蕉 | 一级少妇a在线播放 | 在线成人国产公开视频 | 日韩免费一区二三区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