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用品花樣多按需選用效果好
從家家戶戶常用的肥皂、洗衣粉,到如今流行的洗衣液、洗衣凝珠,再到被稱為“黑科技”的氧泡泡、爆炸鹽等,市場上種類繁多的洗滌用品讓人眼花繚亂。這些洗滌用品有何區別?消費者該如何選擇?近日,江蘇省南京市市場監管局邀請南京市質檢院的專家為消費者進行了解讀。
傳統產品實力強勁。作為老牌清潔用品,肥皂去污力不容小覷。據南京市質檢院專家介紹,肥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鈉鹽,清潔領口、袖口等局部重油污時效果顯著。不過,肥皂也有個小缺點——怕硬水,遇到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時,容易生成皂垢,久用可能導致衣物發黃、褪色。憑借硬核去污能力占據市場的洗衣粉,主要靠表面活性劑發揮作用,其中添加的摩擦劑更為去油污效果加分,適合清洗外套、沙發罩、窗簾等大件物品。但需要注意的是,洗衣粉堿性較強,手洗時可能會刺激皮膚,對衣物材質也有一定損傷。
相比之下,洗衣液較為溫和,其主要成分也是表面活性劑,不過溶解性能好于洗衣粉,溶于水后pH值接近中性,對手部皮膚友好,漂洗也相對省力,但去污能力和性價比略遜于洗衣粉。
近年來流行的洗衣凝珠專為機洗設計,清潔能力和洗衣液不相上下。不過有消費者反映,有時洗衣凝珠的膜衣不易溶解,且用量難以靈活調整,一顆幾塊錢的價格也降低了性價比。
至于氧泡泡、爆炸鹽這類“強力選手”,大多添加過碳酸鈉,由于堿性較強,去油、去污、漂白效果突出,對祛除陳年頑固污漬較為有效。但這類產品效力強勁,不能用于清洗羊毛、蠶絲等材質嬌貴的衣物,否則容易造成衣物損傷。
據南京市質檢院專家介紹,在眾多洗滌用品中,洗衣粉和洗衣液仍是目前消費者的主流選擇。但往年的產品質量抽檢結果顯示,這兩類產品存在一些常見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總活性物含量和規定污布的去污力兩項指標上。其中,總活性物含量指衣物洗滌產品中表面活性劑所占的質量百分比,數值越高,產品去污力通常越強。去污力是反映洗滌類產品清潔能力的直觀指標,如果此項指標不合格,意味著實際使用時難以有效洗凈衣物污跡。
面對種類繁多的洗滌用品,消費者該如何挑選?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建議消費者,可優先選購知名品牌的洗滌用品,同時留心產品信息是否完整。洗衣粉建議選購沒有結塊的產品,洗衣液的稠度應適中,沒有懸浮沉淀、分層現象。不同的洗滌用品各有優缺點,消費者可以根據衣物材質、污漬情況靈活選用,必要時可針對頑固污漬進行預處理。
- 小心“藏”起來的鹽(2025-08-28)
- 輻照食品能不能放心吃(2025-08-21)
- 正確認知低GI 吃出營養和健康(2025-08-21)
- 網購三伏貼靠譜嗎(2025-08-21)
- 洗滌用品花樣多按需選用效果好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