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產品怎么挑 看UPF值和查批號
入伏以后,紫外線強度通常較強,為避免皮膚遭受損傷,很多消費者會選購防曬衣、防曬霜等產品。面對市面上種類繁多的防曬產品,如何正確選購?近日,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開展了防曬產品安全監管專項行動,并提醒消費者選購防曬衣注意查看UPF值、買防曬霜應查批準文號。
“我們日常穿的普通衣服雖有一定防曬能力,但防紫外線效果欠佳,難以應對高強度的日曬環境。消費者在購買防曬服時,要注意看吊牌或水洗標上是否標注紫外線防護系數(UPF)。”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走進一家防曬衣銷售門店,一邊查看吊牌說明一邊介紹,根據執行標準,UPF大于40才算達標,當吊牌上標注UPF大于40,說明該款防曬衣可以阻擋97.5%以上紫外線。對于喜歡旅游、釣魚等戶外活動的消費者,建議選擇UPF50+的防曬衣。
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如果防曬衣上只標有“防曬”字樣,卻沒有具體UPF值,購買時需要謹慎考慮。消費者還可以進一步了解UVA(即長波紫外線)值,其透過率應小于5%。
在一家美妝店內,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拿起一支防曬霜查看。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具備防曬功效的化妝品屬于特殊化妝品,實行注冊管理,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產品,都必須經過相關部門批準方可上市。消費者在選購時要留意產品是否已取得“身份證”,具體可查看產品是否標注有“國妝特字2024××××”或“國妝特進字2024××××”等批準文號。
在實際選購時,不少消費者很難直觀判斷產品是否存在問題。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建議消費者下載“化妝品監管”APP,購買產品前可在該APP首頁上方輸入產品名稱或產品注冊/備案號進行查詢,除了核對產品的名稱、生產企業等信息是否與實際相符,還可以仔細核對產品的成分表等其他信息,若發現產品標簽內容與APP上備注的不一致,須謹慎選購。
- 小心“藏”起來的鹽(2025-08-28)
- 輻照食品能不能放心吃(2025-08-21)
- 正確認知低GI 吃出營養和健康(2025-08-21)
- 網購三伏貼靠譜嗎(2025-08-21)
- 洗滌用品花樣多按需選用效果好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