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現擠生鮮奶有風險
近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短視頻平臺上發現,部分商家通過直播形式銷售現擠生鮮奶。現擠生鮮奶營養價值怎么樣?消費者自行購買生鮮奶飲用可能有哪些風險?《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直播售生鮮奶
“百分百純牛奶,沒有加水,沒有色素、香精、防腐劑,自家牧場直銷……”8月25日晚,記者在短視頻平臺的某直播間里,看到一位主播正在介紹自家的現擠生鮮奶。直播畫面顯示主播所在地為養牛的牧場,直播期間,主播一再強調自家產品是生牛乳,到貨后一定要煮開再喝。為提升自己產品質量的可信度,主播還稱所在的牧場都與乳企有合作,給乳企供奶。
記者點開直播頁面的銷售鏈接發現,有3款產品在銷售,分別是售價為12.9元的500克嘗鮮裝、24.8元的1千克裝(實為2包500克裝)及301元的至尊月卡產品。記者點開24.8元的1千克裝產品鏈接發現,其介紹產品種類為“生牛乳”,適用人群一欄標明“學生、孕婦、兒童、老人”。
主播稱直播所在的牧場位于北京市密云區,業務范圍覆蓋北京及周邊地區。他們一般在晚上直播,消費者下單后,將在0點前后進行擠奶,然后凌晨1點通過快遞冷鏈集中發出,一般第2天下午3點前都會收到。
8月25日晚9點,記者從該直播間下單購買了一單1千克裝產品。8月26日上午8點多,該產品通過快遞送到記者手中。記者發現,產品運輸采用泡沫箱加冰袋的方法為生牛乳保鮮,泡沫塑料箱里放置有冰袋一個,大部分冰已融化。記者發現,產品為不透明袋裝,每袋500克,共收到2袋。產品包裝正面用較大字體標注了“100%0添加生牛乳”字樣,下方有“巴氏殺菌后即可飲用”“計量秤重”字樣。在包裝背面,標記有生產日期“2025年8月26日”“保質期2至6攝氏度冷藏2天”和食用方法,以及生產者的相關經營信息。
除了上述直播,記者在一些電商平臺搜索發現,有不少賣家都在售賣現擠生乳,除了牛乳還有羊乳等,并稱全國除了偏遠地區都是2天至3天送達。
潛藏安全風險
現擠生鮮奶真的更營養夠安全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擠生鮮奶微生物污染風險較高,如未經檢驗,質量安全狀況不明,未經殺菌處理,極易受到動物體及擠奶環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如果擠奶環境、運輸工具衛生條件不達標,還會導致二次污染。現擠生鮮奶均未經嚴格滅菌處理,可能攜帶布魯氏菌、結核菌等人畜共患病菌。若牛羊體表、養殖環境、擠奶容器消毒不徹底,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極易污染奶源,飲用后可能引發嚴重疾病或腹痛腹瀉等食源性疾病。
除了以上風險,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專家組組長宋亮表示,在物流過程中,如果冷鏈不完整,特別是運輸時間長的話,生鮮奶極易發生變質,會帶來一些風險,嚴重的話可能出現霉變。
記者發現,一些消費者稱購買上述直播的產品煮出來的奶有厚厚的奶皮,部分消費者還發了視頻。記者了解到,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有關專家在2015年第11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中解讀生鮮奶時稱,生鮮奶的乳脂肪球較大,由于未經過“均質”工藝處理,煮沸后會發生聚焦上浮,從而帶來“風味濃郁”的感官印象,其實并不是營養豐富的表現,其營養成分、健康功能方面與正規企業生產的“巴氏殺菌奶”“滅菌奶”并無明顯差異。然而,生鮮奶未經過“均質”工藝處理,不易被人體吸收,消費者飲用生鮮奶前加熱不充分很難將致病菌全部殺死,過度加熱又會導致營養流失。
選擇正規乳制品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現擠生鮮奶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希望廣大消費者增強食品安全意識,謹慎購買現擠生鮮奶。消費者應購買經過正規加工、檢驗檢疫合格的乳制品,查看產品包裝上是否有明確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地址、聯系方式以及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等信息。
市場監管部門還提到,正規廠家生產的巴氏殺菌奶、常溫奶及奶制品,在微生物安全性、監管完善度等方面均優于現擠生鮮奶。其中,巴氏殺菌奶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和風味,適合有冷鏈儲存條件的消費者;常溫奶、奶制品便于攜帶保存,適配多種場景。嬰幼兒、孕產婦、老年人等易感人群,應選擇經嚴格消毒和營養強化的配方奶粉或巴氏殺菌奶等產品,避免因飲用不安全奶源增加感染致病菌的風險。
- 喝現擠生鮮奶有風險(2025-08-28)
- 提防商家“內增高”類投機取巧(2025-08-20)
- 江蘇鎮江消協提示二手交易“撿漏”須謹慎 (2025-08-19)
- 浙江省寧波市質檢院檢測發現兒童仿真廚房玩具藏安全隱患 (2025-08-19)
- 直播購物別沖動 四大問題要關注(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