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興安推行“雙隨機互查互學”提升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第二中學學校食堂迎來了一群特殊的檢查人員,他們之中除了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外,還有來自其他學校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這是興安縣市場監管部門推行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雙隨機互查互學”機制以來的一個尋常瞬間——檢查人員與被查對象均在全縣學校范圍內隨機抽取,讓學校之間互為考官與學生,通過互查互學推動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整體提升。
“經過隨機抽取,本次行動的檢查對象為興安縣第二中學、嚴關鎮初級中學、高尚鎮初級中學。”在當天的行動前,興安縣市場監管局在部分學校代表的見證下,隨機抽取了接受檢查的學校名單。隨后從其他學校中又隨機抽取了4所學校,每所學校再派出一至兩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作為檢查人員,與興安縣市場監管執法人員一同開展檢查。
在檢查中,聯合檢查人員通過實地查看、查閱資料、現場詢問等方式,對被檢查學校食堂的食材采購貯存、加工操作流程、環境衛生控制、設施設備維護、人員健康管理、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等方面進行檢查。“無水廚房管理很到位”“食堂工作人員用水習慣很好”……學校檢查代表一邊檢查一邊交流著自己的感受,時而拍照記錄時而與執法人員交談。
興安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雙隨機”抽取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對象,有效規避了選擇性執法的可能性,確保了檢查過程的客觀中立,讓每次檢查都具有不可預測性,倒逼學校時刻繃緊食品安全弦,將食品安全規范內化為日常自覺行動。
“互查過程是最高效的現場教學和經驗推廣。”上述負責人表示,好的實踐得以在檢查現場被直觀發現、即時交流、迅速傳播,共性問題也能被集中識別、系統分析,這種點對點、面對面的知識傳遞和經驗共享極大地加速了校園食堂管理水平的提升。
“以往我們都是作為被檢查對象,僅局限于自身工作,無法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興安中學食堂管理人員參加檢查后深有感觸地說,通過參加“雙隨機互查互學”檢查,各校得以跳出自身局限,從被監管對象轉變為監管參與者和學習受益者。在對比中反思自身差距,主動汲取先進經驗,激活了學校在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方面的內生動力。
興安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推行“雙隨機互查互學”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新機制既是興安縣市場監管部門提升監管效能的智慧結晶,也是推動主體責任落地的成功實踐。以隨機促規范、用互查強互學,有效促進了學校間從各自為戰到比學趕超的轉變,構建了監管者推動、主體主動、同行互動的校園食品安全自律共治格局。
- 廣東省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2025-07-01)
- 《福建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7月1日施行(2025-07-01)
- 北京創新監管模式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特種設備安全保障(2025-07-01)
- 山西織密維權網絡持續優化消費環境(2025-07-01)
- 浙江紹興規范肉制品生產經營秩序(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