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實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處理新舉措
記者近日從陜西省商洛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自今年3月出臺《商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以來,有效應對日益增長的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問題,保障規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據統計,3月15日至6月15日,商洛市市場監管局共接受投訴舉報2911件,相較2024年同期的3383件降幅達14%。
據商洛市市場監管局消保科科長申智文介紹,近3年來,該局受理的投訴舉報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從2022年的4315件躍升至2024年的12446件,增長近2倍。其中,以郵寄信件形式送達的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問題增長速度明顯。“此類投訴舉報問題呈現小額消費投入、高額利益訴求、投訴舉報施壓、復議訴訟要挾等特點,當事人善于利用制度規則給基層市場監管工作帶來困擾。”申智文說,“2024年,基層市場監管所下放鎮辦后,基層面臨人少事多、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解決日益增長的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問題存在困難。”
面對困難和挑戰,商洛市市場監管局從制度設計、機制協同、路徑優化、能力提升等多維度綜合施策。2024年11月起,經過廣泛深入調研與征求意見,經商洛市政府同意并經商洛市司法局合規性審查后,今年3月該局正式出臺了《暫行規定》。該規定針對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明確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監管、問題導向、分類指導的處置原則,并列舉10類典型認定行為,為規范處置提供了堅實依據。今年5月,配套編印《商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異常名錄》,對名錄內人員針對商洛市經營主體的投訴舉報,經綜合研判可依法不予受理,有效遏制濫用權利行為。同時,大力推動基層協同治理。今年3月,鎮安縣市場監管局率先聯合公安、檢察、法院、司法、信訪、行政審批等7部門印發《依法處置市場監管領域職業索賠行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創新提出“三訴三辦”(訴前精準甄別分類辦、訴中部門聯動協同辦、訴后跟蹤回訪閉環辦)等細化措施。
針對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跨領域、跨部門、專業性強的特點,該局著力打破壁壘,主動聯合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紀委監委、行政審批等單位,構建信息互通、職能互補、執法互助的“三互”協同處置機制。在《暫行規定》制定過程中,充分征求26個市級部門意見;在投訴舉報處理和訴轉案辦理過程中,各部門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形成了從線索發現、調查取證、行政復議到依法處理的全鏈條閉環管理。部門聯動“三互”機制的形成,有效壓縮了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的生存空間,震懾了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行為。
為應對數量多、訴求多、復議多的困局,該局持續開展效能提升行動。結合本地實際,創新構建規范化、標準化的投訴舉報處理路徑,針對不同處理結果制定了7種統一的回復模板,包括投訴不予受理、投訴受理終止調解、投訴受理成功調解、舉報不予立案、舉報予以立案、政務信息公開回復、舉報獎勵回復等情形。據悉,自《暫行規定》實施和標準化路徑推行以來,牟利性投訴舉報數量無序增長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
據了解,商洛市市場監管局將根據實踐反饋動態優化《暫行規定》及配套措施,強化聯動效能,提升跨部門協同處置效率;進一步優化標準化處理流程和回復模板,不斷提升響應速度與質量,切實維護好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堅決遏制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增長趨勢,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 機制創新為引擎 協同聯動破壁壘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一體化再謀新篇 (2025-07-16)
- 全面落實不正當牟利性投訴舉報處理新舉措(2025-07-16)
- 天津文旅商圈滿意度調查啟動(2025-07-10)
- 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啟動護航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動”(2025-07-10)
- “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系列報道太原:多維賦能守護百姓菜籃子安全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