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產品難覓,轉讓產品利率反超在售產品銀行大額存單還香嗎
9月1日買入的大額存單,持有不到1周就開始轉讓。《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日前調查發現,曾經緊俏到需要搶購的銀行大額存單,如今紛紛現身于各大銀行APP的轉讓專區中,有的消費者甚至犧牲部分收益進行讓利轉讓。大額存單真的不香了嗎?
大額存單掀起轉讓潮
“3年期大額存單,轉讓預期利率1.81%。”記者9月9日在浙商銀行APP上看到,該行目前在售的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是1.8%,而轉讓專區卻出現了收益高于此利率的情況。
詳細信息顯示,該大額存單持有人于9月1日買入26萬元,年利率為1.8%,9月9日參考價格為26.0102萬元,但轉讓價格仍為26萬元,其實際收益達到1.81%。
不只浙商銀行,招商銀行也有多支讓利轉讓的大額存單。某2年期存單持有人將50萬元買入(目前參考價格50.0477萬元)的存單以50.03萬元的價格轉出,受讓人的測算年化利率為1.41%,高于該行目前在售的1.4%大額存單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大額存單利率普遍邁入“1字頭”時代,民生銀行的轉讓專區中卻出現了多只收益在2%以上的大額存單。這些存單原為3年期,剩余期限還有800多天,原利率為2.15%,轉讓參考利率為2.11%。
國有大行的大額存單轉讓區同樣熱鬧非凡。以工行、交行為例,其轉讓專區內的可轉讓產品數量眾多、滿屏皆是,需要下拉頁面才能瀏覽更多轉讓信息。從轉讓情況來看,有人持有時長未滿1周就選擇轉出,有人為促成交易主動讓利,還有人即便存單臨近到期,也急于盡快出手。
大額存單是銀行面向高凈值人群發行的高端存款,個人起存門檻20萬元,機構起存門檻1000萬元。與定期存款相比,大額存單可轉讓的特性使其成為不少人存款的首選,此前多家銀行出現過剛上線就被“秒光”的情況。令人疑惑的是,為何好不容易才買到的大額存單會迎來轉讓潮?
“近期大額存單轉讓市場火爆,本質上是市場自發調節所致。”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當前A股市場情緒高漲,賺錢效應明顯,部分投資者風險偏好顯著抬升,一些原本配置于低風險存款的資金也在加速流向資本市場。
監管部門發布的7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居民存款減少1.11萬億元,同比多減0.78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14萬億元,同比多增1.39萬億元。從中可以看出,居民“存款搬家”現象有所顯現。
中長期大額存單難覓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費者感覺大額存單不香的同時,銀行中長期大額存單也在加速消失。
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大銀行的5年期大額存單已全面隱身,3年期也只有少數銀行仍在發行,多數大額存單集中在2年期以下。利率方面,大額存單集體邁入“1字頭”時代。例如,工行在售的大額存單最高3年期,利率為1.55%,與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持平;浙商銀行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最高,達1.8%,2年期則為1.5%;交行在售的大額存單最高期限只有1年期,利率為1.4%;建設銀行的更短,只有3個月期,利率為0.9%。而在中行和郵儲銀行APP,記者沒有找到在售的大額存單產品。
銀行業有關人士指出,在凈息差的壓力下,大中型銀行紛紛在負債端調整大額存單的利率及期限:當下3年期產品利率多在1.55%至1.75%之間,較2024年同期降低了約80個基點;5年期產品幾乎全部停售。而在降息潮中,短期限的大額存單利率與定期存款的利率已相差不大。
正因在售的大額存單產品不再具有利率優勢,一些低風險偏好者便盯上了大額存單轉讓專區。在社交平臺上,有網友興奮地表示,在轉讓專區蹲守到了利率2%以上的大額存單。
中行儲戶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中行沒有大額存單在售,他時常會去轉讓區查看,有時能遇到期限短、利率高的存單。據記者觀察,目前該行轉讓區的大額存單最高利率可達1.61%。
記者在各大銀行轉讓區發現,顯示已成交的大額存單不在少數。以招商銀行為例,該行APP顯示多筆大額存單已轉讓成功,且多數到期測算年化利率高于在售的大額存單產品。
轉讓、接單要因人而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額存單持有人轉讓產品,目的是將資金配置到收益更高的權益市場,而準備承接大額存單的人,則是為了讓存款利率相對更高。
在理財專業人士Alex看來,大額存單更像是一張可以流通的“金融債券”。當持有人急需用錢時,可以以低于原存單的利率將其轉讓出去,而接手的買家則在剩余期限內獲得了比原存單更高的利率,甚至這一利率還高于目前在售的大額存單產品利率。不過,過去1年中,A股已經從2800點上漲1000點至3800點,漲幅已超過35%。此時,持有人如果將自己原本計劃投資于安全、保本資產的本金取出,投資于風險大幅上下波動的股市,會顯得有點“冒進”且不夠理性。
對于抄底大額存單的人來說,若資金屬于長期閑置狀態,入手這類存單確實能拿到相對更高的存款利率。但如果是提前支取定期存款來接手大額存單,則需要考慮是否劃算,因為定期存款一旦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利率進行結算,這部分利息損失要是超過了轉讓產品與在售產品的收益差,實際上是不合算的。
- 中長期產品難覓,轉讓產品利率反超在售產品銀行大額存單還香嗎(2025-09-10)
- 江蘇省消保委發布寵物經濟消費調查報告近半受訪者對寵物食品質量不滿意(2025-09-10)
- 全國老齡辦、民政部、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出消費提示 養老服務防風險理性…(2025-09-10)
- 用數字標簽破解食品信息躲貓貓(2025-09-09)
- 上海市消保委測評30款潔面產品結果顯示重金屬及微生物等指標均合格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