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系統權益歸屬探討下二手車車主的完整權益怎么保障
近日,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惡意遠程“劫持”車輛案件引起廣泛關注。今年年初,車主林某駕駛的二手奔馳車突然不受控制,數次在高速和主干道上熄火。背后原因,是原車主通過遠程操控,試圖盜回已售車輛,在車主駕車途中實施惡意干擾。
這一事件暴露出智能網聯時代二手汽車交易中暗藏的隱患——當車輛所有權易主,車聯網控制權卻仍在原車主手中。
權益解綁和新綁成難題
隨著智能網聯成為汽車標配,遠程操控、實時定位等一系列汽車智能系統權益已經成為車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車輛發生所有權變更時,車輛所附帶的這些權益如何重新綁定及使用,成為二手車車主尤為關心的話題。河南消費者丹丹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即使購買的是二手車,車主也理應享受完整權益。
6月19日,記者在梅賽德斯—奔馳官方認證二手車官網看到,車主服務升級可享用6個月遠程升級服務,即日起到2026年1月31日,消費者購買官方認證二手車之后,可以實名注冊梅賽德斯—奔馳應用程序。對于認證日期距新車首次登記日期在2年6個月以下的車輛,可自動激活并繼續享受新車標配遠程控制類服務;對于認證日期距新車首次登記日期超過2年6個月(不含)的車輛,支付1.88元可以獲得相應服務。
那么,6個月的遠程服務升級是否所有奔馳二手車車主都能享有?6月19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來到奔馳授權經銷商北京鵬龍大道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人員介紹說,廠家認可的官方二手車,后臺會自動解綁原車主相關權益,二手車車主購買后,隨車權益會直接過戶。
對于消費者從其他渠道購買的二手車,該銷售人員表示:“非官方認證的二手車,想要解綁,需要二手車車主來授權經銷商處自行解綁。”
記者調查發現,如果消費者從其他渠道購買的二手車,在實際操作中,想要完全享受汽車智能系統權益仍存在一定阻礙。“我買的是個人交易的二手奔馳車,手續齊全,但奔馳4S店要求必須原車主到現場才給解綁相關權益。”天津車主小丁告訴記者,購車前他沒有考慮這么多,沒想到后續會有這么多限制,交易完成后,再讓原車主一同前往4S店存在一定難度,仿佛在求人辦事。
6月23日,記者致電奔馳服務熱線,官方客服表示,購買二手奔馳車的消費者想要享受上述權益,必須通過奔馳授權的官方二手車經銷商購買,從其他渠道購買二手車無法享受到這些權益。
權益完整轉移麻煩重重
記者發現,汽車智能系統權益完整轉移的難題困擾著很多消費者。
“我購買了一輛二手車,想在車輛APP上綁定車輛信息,但頁面一直提示原車主未解綁。因此,必須原車主解綁后,我才有可能認證成功。”安徽消費者劉輝告訴記者,他只能等待二手車銷售方聯系原車主后,再進行后續操作,過程非常麻煩。
網友“陌顏”說,她購買一輛二手車時,已經在車機上恢復了出廠設置,APP上也重新綁定了自己的信息,但車機上仍提示原車主有遠程訪問權限。銷售人員發給“陌顏”的截圖顯示,該問題無法立即解決,建議消費者暫時先離店,待有關信息處理完成后再指導消費者進行操作。
而上述現象也催生出了代解綁、再綁定的生意。記者在某社交平臺上看到,不少博主或店鋪專門售賣車輛綁定服務,一家名為“梅賽德斯—奔馳APP互聯服務”的店鋪中,奔馳APP綁定售價為158元,顯示已售1861件,二手捷豹路虎APP解綁轉號售價為188元。此外,一些博主還會在“二手車車主解綁”相關文章下進行個人業務引流,引導詢價的消費者私信溝通。
明確規則清除數字“烙印”
早在2021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就曾發現涉及汽車智能系統權益轉移背后存在的隱患。當時,長城某款車型終端銷售市場一車難求,提前進入排產階段的新車訂單成為緊俏商品,“黃牛”應運而生。但是,如果消費者選擇購買“黃牛”手中的新車訂單,除增加額外購車成本、無法享受私人定制化服務外,車輛遠程系統控制權仍掌握在他人手中,暗藏數據安全隱患等。
當前,不乏有廠商僅在官方二手車渠道提供汽車智能系統權益解綁服務。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非官方交易渠道的信息不對稱使車企難以全面掌握車輛流轉細節,存在管理風險,所以廠商通過授權經銷商,的確更容易實現規范管理,確保過戶流程可控。但目前獨立的二手車經銷商、交易平臺等銷售渠道已占據市場相當份額,而解決車機權益割裂問題無法依靠零散的二手車經銷商。廠商應該針對自身品牌二手車的權益完整轉移問題作出努力,這對維護消費者信心和品牌聲譽至關重要。
顏景輝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廠商在進行前端設計時,就應該想到車輛進入二手市場后的場景。車輛交易時,不僅要連帶著對軟件包權益等進行轉移,還需要規范處理原車主的信息。“這就要求廠商在技術架構與服務體系上進行深度革新,以實現智能網聯權益與車身的強制綁定流轉。”顏景輝說。
清除二手車上原車主的數字“烙印”對于廠商們來說是否存在技術難度?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技術角度看并不存在難以逾越的障礙。廠商完全有能力在車輛過戶時,自動注銷原車主的綁定權限,并授予新車主相應的權限。“問題的關鍵在于廠商是否愿意投入資源去完善這一流程,以及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過戶自動注銷機制。只有廠商積極作為,才能確保二手車交易后,原車主的數字信息被徹底清除,新車主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朱克力說。
“二手車交易流程明確,但遠程操控、數據權益等規則的缺失為消費者權益埋下隱患。”朱克力認為,首先,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二手車交易中汽車智能系統權益的歸屬和轉移流程;其次,在車輛過戶時,應要求廠商協助新車主完成所有數字權限的轉移和注銷工作;再次,應建立監管機制,對違規不履行相關義務的廠商進行處罰,這不僅關乎消費公平,更是智能汽車安全與信任的基石。
- “擁抱消費新場景”系列報道博物館“熱”激發消費新活力 (2025-07-01)
- 低脂、健康、辣味零食崛起(2025-07-01)
- 商家閉店、私教離職能否退款江蘇省鎮江市消協梳理健身投訴情況發布消費提示 (2025-07-01)
- 記者實探北京市場部分高端水果價格“跳水” (2025-06-27)
- 別讓“體育外賣”成為管理盲區(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