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監管者”到“護航人”
暮春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處處涌動著發展的熱潮。近日,記者走進基地,從與企業相關人員的現場對話中探尋市場監管部門如何為經營主體紓困解難、賦能升級。
堅守利企便民初心
“前段時間,企業由于工作疏忽,將一批壓力管道當作普通管道,因而沒有及時檢驗。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市場監管局和我們進行多次溝通后,迅速聯系寧夏特檢院召開專題協商會議,形成了有效的解決方案,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市場監管部門利企便民的初心。”寧夏百川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管明星說。
近年來,寧東市場監管局“入企聽訴”解難題,通過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建立助企紓困解難問題清單,加強跟蹤督辦,著力解決企業發展堵點、難點、痛點。同時,不斷探索服務企業新措施新方法,通過“周末不打烊”“全流程幫辦”等各類特色服務,不斷提升企業群眾辦事體驗感。
為特種設備“精準把脈”
4月初,基地多家企業迎來了停機大檢修。寧東市場監管局為保障順利完成停機檢修,提前謀劃、積極動員,組織專家團隊與企業技術骨干上門,為企業的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精準把脈”。
在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寧夏)有限公司一個壓力容器檢修點,特種設備檢驗員一邊緊盯著工業內窺鏡,一邊說:“壓力管道中任何缺陷都像是一顆隱形炸彈,市場監管部門要求我們必須逐臺設備建立檢驗臺賬,逐個問題解決,消除安全隱患。”
寧東市場監管局局長沈紅江告訴記者:“針對基地化工企業多,特種設備監管任務重、壓力大、形勢嚴峻的實際,局里開發寧東特種設備監管App,組織編寫《寧東特種設備安全發展報告》,強化對特種設備的監管,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把風險鎖進數據鏈
走進寧夏裕豐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寧東分公司,不見傳統后廚的忙碌喧囂,取而代之的是電子屏上跳動的數據流與現代餐飲設備互聯互通的科技圖景。
“這個食安系統是寧東市場監管局和我們共同打造的‘舌尖上的防火墻’!系統里面有菜品管理、留樣管理、溯源管理等模塊,每個操作間都配備一定數量的傳感器和攝像頭,與食安系統相聯相通,發現問題及時報警。”公司食品安全總監朱偉說,過去靠人盯人防,現在靠AI天眼。
從人工巡檢到AI值守,從被動整改到主動預警,這場“舌尖上的革命”背后,是寧東市場監管局“放管服”改革的深層突破。當監管者從“執法者”轉型為“共建者”“護航人”,優化營商環境便不再是口號,而成為一場政府與企業雙向奔赴的向“新”力。
- 北京智能餐飲經營許可備案超300個點位(2025-05-09)
- 安徽宣城“三辦三新”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2025-05-09)
- 寧夏開展信用修復服務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2025-05-09)
- 廣西北海首批“八桂食安”機器人志愿者上崗(2025-05-09)
- 以知識產權強區建設推動“四鏈融合”福州高新區突出知識產權示范引領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