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創新電動自行車治理模式實現全鏈條數字化管控
山東省德州市市場監管局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在山東省率先構建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監管平臺,打造覆蓋生產、銷售、使用、充電、維修、回收等全環節的“無感監管”智慧治理體系,推動電動自行車監管從“被動查處”向“主動防控”轉型升級,為破解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難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德州方案”。
“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監管平臺縱向貫通配件廠、電池廠、整車廠、經銷商、維修點、充換電服務機構、回收企業等全鏈條經營主體,橫向連接公安、消防、環保、住建等多個部門,形成生產有標準、銷售有記錄、使用有規范、回收有渠道的閉環管理。”德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監管平臺具有AI智能預警功能,出現違規信息后,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可通過平臺隨時調取轄區經銷商的銷售臺賬、產品認證信息及庫存數據,依托平臺的“車—電—人—網點”關聯數據,10分鐘內即可定位購車人信息,1小時內便可完成違規車輛處置與違規經銷商查處。
該平臺通過“小程序﹢大數據”模式,實現生產銷售環節“智能監測、秒級響應”。平臺一旦發現違規改裝、電池容量違規等問題,10分鐘內完成預警信息分類推送,同步觸達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與屬地政府,形成“企業整改—部門核驗—結果反饋”的閉環處置流程。這種實時監測不僅規范了企業行為,也減輕了監管壓力。
此外,該平臺為每輛登記車輛生成唯一“電子身份證”,消費者掃碼可查車輛合規性、維保記錄,遇到問題可直接線上投訴;銷售網點“賣車即備案”,系統自動關聯購車人信息,實現“一車一檔”動態管理。在維修環節,維修網點需備案資質,維修人員通過小程序上傳電池更換、電機檢修等記錄,系統自動核查是否存在“維修變改裝”情況。正是這種監管機制倒逼德州市23家違規維修網點完成整改,消除私自提速、擴容電池等隱患。
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監管平臺還優化了線上辦公功能,結合庫存盤點模塊,建立電動自行車常態化監管機制,定時定點推送檢查任務、自動生成工作臺賬,推動監管流程數字化、規范化,大幅減少紙質材料與人員成本,更高效落實市場監管總局第75號令、第76號令,推動實現“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及進貨查驗制度落實信息化。通過大數據分析,該平臺智能生成月度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報告,精準呈現超標產品區域分布、違規行為趨勢等核心指標。在數據互通共享方面,市場監管部門的生產銷售數據同步至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為協同治理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形成“一方預警、多方聯動”的工作機制,讓監管從“單點防控”邁向“全域共治”。
“安全與便利從來不是單選題。”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省已形成省級統籌、市縣聯動、部門協同的工作格局。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山東省市場監管系統累計出動監管人員10.7萬人次,責令改正問題單位2740家;持續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共抽查相關產品3411批次,立案查辦違法案件1972件,形成了“源頭管控﹢執法打擊﹢社會共治”的治理體系。德州的創新實踐正是對這一治理理念的積極響應與深入探索。
據悉,德州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以數字化創新破解治理難題,進一步擴大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監管平臺應用范圍,筑牢安全防線,讓群眾出行更安全、更安心。
- 安徽開展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動(2025-10-15)
- 北京老舊電梯驗收周期壓縮超七成(2025-10-15)
- 江蘇啟動“民宿服務認證體驗周”(2025-10-15)
- 山東廣饒“三提”工程激活縣域經濟(2025-10-15)
-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整治老年人保健品虛假宣傳取得成效(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