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種子”播撒非洲大地——中贊農業標準化合作“碩果盈枝”
近日,為深入實施中非合作論壇“中非質量提升計劃”和“建設10萬畝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任務,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總局)派出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標準院)專家團隊在贊比亞奇邦博農場和錫納宗圭農場成功實施了“中國—贊比亞農業標準化合作示范區”第三期標準化技術援助任務。
“培訓+實操”傳授標準之要,筑牢合作新根基
標準院農業食品所(以下簡稱農食所)初僑副研究員、胡良兵助理研究員圍繞小麥、玉米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為農場的60余名贊籍班組長、骨干工人開展了專題培訓和標準實操指導。一名正在田間補種玉米的贊籍工人Rabson Musonda看完玉米良好種植操作手冊后,由衷地感慨道:“這些標準操作流程就像‘說明書’一樣,讓我們明白了玉米從播種到收獲每個環節的最佳方法,希望以后專家們可以給我們傳遞更多這樣的技術和知識。”

圖為專家開展關鍵標準田間指導
“科普+研討”傳播標準價值,擴展合作新成效
在農場自建的小學校里,農食所所長云振宇研究員與燕艷華副研究員為80余名師生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標準化知識科普講座,啟迪農場少年內心埋下標準“火種”。通過板書講授、知識問答、辣椒分級互動小游戲等方式,讓孩子們在礦泉水包裝上找到了贊比亞國家標準,了解了電燈、課桌、粉筆等物品都要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一名學校老師Nyimba說道:“今天的講座對于孩子們來說一定會終生難忘,他們第一次認識了自己國家的標準,從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可以看出,今天的授課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圖為專家在農場小學開展標準化知識科普
項目特別關注農場女性在標準化實踐中的關鍵作用,組織奇邦博農場的20余名贊籍女員工,圍繞標準化技能提升、標準化知識代際傳播、標準化促進自我認同等議題開展了標準化賦能農場女性角色重塑專題交流。通過這場知識的碰撞,贊籍女員工對自身的價值尤其是在傳播農業標準化知識等方面有了新的認識。參與交流的種植部組長Malikiso女士在交流中表示:“我身邊的女性有將近70%都參與到了農場的勞作中,持續的標準化培訓對我們來說非常有意義。我們有信心學會這套標準化的技術方法,來更好地管理我們的土地,將這些新知識、新技術傳播給更多女性朋友。”

圖為標準化賦能農場女性交流活動
“體系+手冊”正式發布,譜寫合作新篇章
項目的重要成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及“標準化生產良好操作手冊”在奇邦博農場正式發布。該體系及手冊由農食所專家及晨光生物贊比亞農業公司專家歷時一年編制完成,涉及標準342項。來自農場的4名管理人員和10名工人代表獲贈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及操作手冊。農場人力資源主管Sennet發言時說道:“在我們農場,參與生產種植的贊籍工人超過了8000人。由于個人的理念、文化、技術存在差異,如何有效管理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專家們給我們提供了系統的標準化知識和管理體系,讓農場運營管理更有效率。”

圖為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發布活動
采摘競賽比學趕超,織就豐收新畫卷。
一場別開生面的萬壽菊種植標準化田間技能競賽將活動推向高潮。20名贊籍采摘工人同臺競技,進行標準化采摘大比拼,百余名工人現場觀摩、學習、助威。獲得第一名的選手Olipa喜悅地說道:“今天的比賽非常有意義,我也很開心、很自豪能拿到競賽第一名。這次比賽不僅讓我再次加深了對萬壽菊采摘標準的了解,也讓今天參與圍觀的朋友們認識到了實施標準化的重要性。我會努力成為示范標桿。”

圖為萬壽菊種植標準化田間技能競賽
本次技術援助通過系列精準、多元、豐富的標準化活動,不僅為示范區自身的發展注入了持續動力,更強化了標準化在當地及周邊區域的示范輻射效應。作為中國首個中非農業標準化合作示范區,該項目正在成為中非農業合作領域“小而美、惠民生”的典范工程。
- 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第三季度工作點評會(2025-11-08)
- 市場監管總局指導8家平臺企業發起食品安全管理自律公約(2025-11-08)
- 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2025-11-08)
- 我國各類組織機構總量已達2.02億家(2025-11-08)
- 增強提案辦理實效 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開展提案辦理側記(2025-11-08)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3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