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新國標”為食品安全、騎手權益、平臺競爭劃底線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的《外賣平臺服務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見稿)》正式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從入駐條件、信息審核、運營管理等方面入手,直指外賣平臺經營中的核心痛點,被稱為外賣行業“新國標”。
征求意見稿明確平臺需公開收費規則、禁止不合理定價,強調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與配送員權益保護責任,全面回應了消費者、商戶、配送員的多元訴求,為外賣行業規范提質、健康發展提供了明確指引。
食品安全是外賣服務的生命線,征求意見稿從商戶入駐到運營全流程構建防控體系。入駐環節,要求商戶應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并向平臺提供有效資質證件,提供清晰無篡改的門臉、后廚、堂食環境等圖片,杜絕“無證經營”與“地址造假”;審核環節,平臺需開展準入核驗與每月不低于5%的動態抽查,確保經營狀態真實可控;在責任劃分上,明確平臺應設置獨立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不得通過協議轉嫁食品安全責任,需設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這些要求從源頭擠壓“幽靈外賣”生存空間,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也為合規商戶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為更好保障外賣小哥權益,征求意見稿就“配送員權益保障”單列一章,提出系統性方案破解“超時焦慮”“權益缺位”。在勞動時間上,明確每天接單時長原則不超8小時,連續接單4小時需觸發疲勞提示,20分鐘內不再派單,同時禁止通過算法或沖單獎強迫配送員超時勞動;勞動報酬方面,要求平臺清晰公示計算規則,按時足額發放,法定節假日、惡劣天氣需發補貼,且不得將扣款作為超時主要處罰方式,保障配送員合理收入;在社會保障上,對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配送員要求繳納社保,未符合者需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還支持購買補充商業保險,填補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短板。系列要求讓配送員從“拼命趕單”轉向“安全配送”,彰顯出政策溫度。
外賣平臺是連接商家、消費者、配送員的核心樞紐,是平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征求意見稿通過引導行業擺脫“低價內卷”,推動平臺高質量發展、健康競爭。在價格管理上,明確收費僅含技術服務、配送服務、推廣服務三類,禁止重復收費、強制推廣等不合理情形;在促銷管理上,要求平臺促銷成本自行承擔,不得轉嫁給商戶或配送員,禁止“低價誘騙高價結算”“先提價后打折”等欺詐行為,同時不得強制商戶簽署“最低價格”協議,避免行業陷入惡性價格戰;此外,還要求平臺建立“刷單”“刷評”處置機制、公平流量分配規則,扶持中小商戶,推動平臺從“流量驅動”轉向“服務驅動”,構建商戶、平臺、消費者共贏的生態。
專家表示,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標志著外賣行業迎來標準化治理的關鍵節點,其內容既回應了社會關切,又為平臺企業劃定了經營邊界。未來,需推動平臺企業主動落實標準要求,監管部門加強監督檢查,消費者與配送員積極參與監督,形成多方協同的治理合力。
- 新華網報道——千家企業發出倡議:視質量為生命 以高質量為追求——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組織…(2025-09-23)
- 人民網報道——業界:持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推進質量社會共治(2025-09-23)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報道——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組織開展2025年全國“質量月”企業質…(2025-09-23)
- 中國經濟網發布——千家企業發出倡議:視質量為生命 以高質量為追求——中國質量檢驗協會…(2025-09-23)
- 中國青年網報道——千家企業發出倡議:視質量為生命 以高質量為追求(2025-09-23)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3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