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感受度若干措施的通知》政策解讀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5部門制定《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感受度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并印發通知。現對《若干措施》有關情況解讀如下。
一、《若干措施》制定的背景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衛生健康行業密切聯系群眾的紐帶,也是推進以基層為重點的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近年來,各地按照簽約服務“六個拓展”要求,即由全科向專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向二三級醫院、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向民營醫療機構、團隊簽約向醫生個人簽約、固定一年簽約周期向靈活簽約周期、慢性病管理服務向慢性病和傳染病共管服務等六個方面拓展,不斷增加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供給,豐富服務內容,優化服務方式,取得了積極成效。為進一步提升簽約服務感受度,在總結地方典型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群眾需求和基層服務能力,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
二、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兼顧全人群和重點人群,提出提升簽約人群服務感受度3方面10項措施。
(一)提高全人群簽約服務感受度。提出5項措施:一是提高簽約服務可及性便利性。二是建立完善城市醫院下沉醫生參與簽約服務長效機制。落實和完善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醫師參與簽約服務的薪酬收入補償機制。三是定期推送健康信息。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和宣教。四是做實預約轉診服務。為簽約居民提供預約轉診、檢查檢驗、住院等服務。五是推進社區簽約。聯合村(居)委公共衛生委員會、醫務室等,廣泛開展家庭醫生“進社區、送服務”。
(二)做實重點人群簽約服務。提出3項措施:一是提供便利用藥服務。擴大基層慢性病、常見病用藥種類,完善藥品供應和配送機制。為慢性病簽約患者提供長處方服務。二是優化健康管理服務。對高風險人群適當增加服務頻次。鼓勵支持對簽約的80歲以上老年人開展上門或面對面隨訪服務。對失能失智老年人,鼓勵通過個性化簽約增加服務頻次。三是支持個性化簽約服務。合理制定基本服務包和個性化服務包。鼓勵地方建立項目庫,供居民“點單”選擇。
(三)加強居民健康管理和宣傳。提出2項措施:一是激勵簽約居民加強健康管理。推廣健康行為積分等激勵,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水平。二是加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宣傳。利用好“世界家庭醫生日”、重陽節等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提升社會認同感和群眾感受度。
三、工作要求
各地要充分認識出臺《若干措施》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細化豐富各項措施,認真組織實施,加大宣傳力度,切實提高簽約群眾服務感受度,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
- 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 | 醫療衛生強基,讓更多人在“家門口”看好病(2025-08-30)
- 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 | 國務院研究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2025-08-30)
- 事關縣域高中、基層醫療……國務院常務會部署! (2025-08-30)
- 擴內需有何新舉措?如何實施好“人工智能+”行動?——國家發展改革委解讀當前經濟熱點(2025-08-30)
- 有補貼、有補助!記得領→ (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