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以下難購真羽絨服”?從羽絨服成本和標準看產品質量
近期,羽絨服迎來銷售旺季。有消費者反映,市場上“300元以下難購真羽絨服”,而一些高端品牌羽絨服售價高達三、四千元。對此,記者采訪了解了羽絨服生產成本、產品質量標準等方面的最新情況。
記者從中國羽絨工業協會了解到,羽絨原料、面料和輔料、人工構成了羽絨服生產的核心成本,此外還有設計開發、倉儲物流、渠道營銷、稅費等成本。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祝煒介紹,不同的羽絨原料在羽絨服總成本中的占比有較大區別。根據近期羽絨服生產企業的反饋,鵝絨成本占整件衣服成本約一半,從35%至70%不等;鴨絨成本占整件衣服成本約三到四成,從15%至65%不等。
而根據羽絨服工藝復雜程度、面輔材料的材質檔次不同,羽絨原料的成本占比也有區別,大致可估算為30%至50%。比如,不同羽絨服的充絨量不一樣,款式、大小、男款女款都有區別。輕薄羽絨服充絨量約50克至80克,普通羽絨服約100克至200克,厚款或者中長款充絨量在250克以上。
根據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對全國主要羽絨產區多家優質羽絨原料企業報價統計分析,以羽絨服國家標準90%絨子含量估算,近兩年普通白鴨絨價格每千克約420元至550元、普通白鵝絨每千克約840元至1200元。這只是普通合格羽絨的價格,如果填充的羽絨品質更高,如高蓬松度的羽絨,價格會更高。
祝煒估算,一件羽絨服,假設填充絨子含量90%的白鴨絨、填充量150克,羽絨原料成本約63元至83元,加上面輔材料和人工,核心成本在126元至248元之間,再算上其他成本,一件羽絨服的合理售價不太可能低于300元。如果充絨量更多,或者填充的是鵝絨,價格會更高。
那么,低于300元的羽絨服會是什么情況?祝煒分析,如果沒有質量問題,可能存在以下情況:幾年前的庫存產品;填充量在100克以下的輕薄羽絨服、面輔材料基礎款、兒童款;填充羽絨絨子含量為70%、80%以及灰鴨絨合格品(灰鴨絨價格比白鴨絨低一點)。
由于羽絨是內在填充材料,消費者很難直觀辨別產品質量和真偽,不免給制假售假留下可乘之機。去年媒體曝光的劣質羽絨服“以絲代絨”造假亂象,就是打著“絨”的招牌賣“絲”的產品。一些非羽絨的保暖填充料,通過使用“羽絨棉”“科技絨”“生態羽絨”等名稱,讓消費者誤以為是羽絨,以抬高產品售價。
今年9月,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組織制定的《水禽絲及制品》團體標準正式發布,這一標準旨在促進羽絨制品質量分級,將“絨絲”“羽絲”改稱為“水禽絲”,因為“水禽絲”并非羽絨,避免給消費者造成混淆。同時,有助于規范“水禽絲”的生產加工,保護消費者權益。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國際羽絨羽毛局副主席姚小蔓表示,今年以來,協會聚焦羽絨質量問題,通過技術升級、打擊鴨絨冒充鵝絨,追根溯源、創建與應用全球羽絨追溯系統,配合監管部門開展商標侵權仿冒整治,從根源上治理羽絨家紡產品標簽標識問題,為羽絨家紡產業規范發展強基固本。
此外,從羽絨服生產工藝的相關標準來看,我國羽絨服標準已與國外標準全面比肩,多項指標甚至要求更嚴。
近日,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與天紡標檢測認證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國貨潮品(羽絨服)國內外標準比較研究報告》。這一報告系統對比了我國與歐洲、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羽絨服標準體系。
我國羽絨產品根據不同產品特性有不同的產品標準要求,分類更為詳細,而國外少有產品標準,多為羽絨標簽標準,只要相關指標不低于標簽的標稱值即可,且標稱值不高。在體現羽絨“含金量”的絨子含量指標、耗氧量、清潔度、殘脂率等重要指標上,我國標準均優于國外標準的指標要求。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浙江省平湖市是全國羽絨服裝生產供應基地和羽絨服供應鏈中心,2024年羽絨服出貨量超3億件、產值突破500億元。
今年以來,平湖市市場監管部門以羽絨服質量分級為突破口,聯合國內權威檢測機構等成立平湖羽絨服產業質量促進中心,聚焦絨子含量、蓬松度等5項核心指標開展質量分級。截至目前,當地已有首批23家企業6萬余件羽絨服參與分級,為推廣全國產品質量分級提供了經驗。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產品質量分級試點工作,依托構建科學規范的分級評價體系,引導企業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等為核心的發展新優勢,遏制低價低質非理性競爭,促進消費增長。
- “300元以下難購真羽絨服”?從羽絨服成本和標準看產品質量(2025-11-01)
- 從冒用主持人到“復活”名人AI造假亂象亟待全鏈條治理 (2025-10-22)
- 婚戀服務不應淪為“情感消費陷阱”(2025-09-15)
- 中長期產品難覓,轉讓產品利率反超在售產品銀行大額存單還香嗎(2025-09-10)
- 江蘇省消保委發布寵物經濟消費調查報告近半受訪者對寵物食品質量不滿意(2025-09-10)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392號